close

        文/何南輝

成功人物與平凡人是否有所不同?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全球知名企業IBM首任總裁湯姆斯‧華特生的故事,然後,我們再來談這個問題。

華特生年輕時在家鄉紐約潘提站附近的農場區推銷鋼琴,他非常認真的一戶又一戶的跑著,並認為憑靠著自己的誠實與勤奮,一定可以靠業績獎金致富。但是在遭受一連串的閉門羹之後,他開始了解到單憑這兩項特質還不夠。

離開推銷的工作後,他開起了肉店,最後卻也因經營不善而關門大吉。

華特生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究竟人生該何去何從?他決定進入當時的知名公司--安迅公司。安迅公司的員工以生活品味及優雅談吐自豪,華特生想辦法進入該公司水牛城分公司當業務員後,漸漸在談吐、衣著及觀念上成為了一個標準的安迅員工,並且逐步走向成功。短短幾年時間,在二十八歲時,他已經位居該公司俄亥俄州達頓的總部主管。

華特生四十歲時,安迅公司總裁與二十二位主管被控違反「反托拉斯法案」,總裁皮特生與有關當局達成協議,只要主管們認罪他就可以免除刑責,因此要求大家認罪,但是華特生卻認為自己沒有做錯事,所以寧可選擇上訴,敗訴的話也願意去坐牢,此舉引起總裁皮特生的不悅,毫無預警的要求他離職。

離開安迅公司的華特生,除了沒有工作之外,還面臨了坐牢的命運,他除了仍然心中依舊懷抱遠大願景之外,心中幾乎是一片空白。

幾個月後,華特生經過三天的面試,好不容易獲得領導營運走下坡、幾乎面臨破產的計算制表紀錄公司(CTR)。對方在合約中明訂要在他上訴案確定無罪之後,才能正式成為CTR總裁。十年後為了強調國際化,他將公司改名為國際商業機械公司(也就是IBM)。

華特生讓自己與員工都成為IBM的大使,不只是在上班時代表公司,而是無時無刻都代表著公司形象,慢慢的,就連在工廠裡的機器工人,也覺得他應該穿西裝打領帶上班,大家對公司有了歸屬感,都以身為IBM的一員而感到光榮。

華特生恢復了推銷鋼琴時的誠實與勤奮,逐步帶領IBM走向成功的道路。二次大戰期間,他並支援美國海軍專案,與哈佛大學共同開發第一部電腦--Mark Ⅰ,造就了IBM在電腦業的霸主地位。

成功人物與平凡人,原本應該是相同的,其主要不同點在於面對挫折的處理態度。跌倒了爬起來繼續朝向遠大願景邁進,成就了成功人物的生命價值;而喪失信心與勇氣而不願往前的人,就是只能做一個平凡人了。
★本文摘錄自報主出版的《向成功名人借經驗》一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貴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