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你稍稍留意,就有許多樂趣,或令你會心莞爾的事。只要你願意去欣賞,就有諸多賞心悅目的美。不過大部分的人,心思總是放在忙碌和擔憂的事上,以致對快樂視而不見,對眼前的美好無動於衷。

現代人普遍忙於汲汲營營,忽略雅興的培養。以致生活中的樂趣流失,於是不快樂的人口增加。此外,人的思想,被普遍的消極性所支配,生活變得黯淡無光,感受不到快樂。

人生不是沒有快樂,而是沒有去發現快樂。就像一個口渴的人,看到大河的水而不懂得取水飲用一樣。佛陀在《百喻經》中說,有一個旅者,徒步走了很久,口渴難耐,到處尋找水源,終於找到一條滔滔大河,水清可口。旅者站在河邊,卻呆著沒有取水飲用。旁人問道:「既然口渴,怎麼不喝水呢?」答說:「你喝得完這麼多水嗎?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喝了。」大家聽了不禁笑他。

佛陀拿這個故事來比喻思想僵化的人,看到該學習的知識、能力和智慧無有窮盡,不可能學得完,索性不學,於是變得無知窮困。看到該做的事和責任太多,不可能一蹴完成,就放棄不做。許多人就因這樣,頹廢墮落,一事無成。

一般人會犯類似的錯,是導因於追求十全十美。凡事追求完美,強迫自己達到不可能的目標,並以之來衡量自己的價值。從而產生嚴重的焦慮,或懼怕失敗,或索性放棄。

強迫自己追求完美,很容易發展出消極思想,從生活中撤退,甚至逃避一切挑戰,變得憂鬱起來。他們深陷不全則無的意識牢結,即所謂不全勝則全敗的價值觀。追求完美的人,心情會變得憂鬱。因為他常常覺得挫敗、罪過和沮喪。誠如心理諮商大師柏恩斯(David D. Burns)所說:「這種非全勝即全敗的想法,會不斷打擊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感覺達不到目標,而變得無助和沮喪,最後完全的放棄。」

此外,追求十全十美者,總是把眼光投注在失敗或失去的部分,無視於生活中美好的現實。於是無法自我激勵,沒有信心往前走,這是招致失敗的惡習,殊值防範。伯恩斯曾經有過調查,發現百分之四十的人,有追求完美的現象。這表示世上不快樂的人為數可觀,值得重視改正。

我們追求合理的卓越,而非追求完美的自我挑剔。只有這樣,才活得健康和快樂,才真正懂得禪家所說,「西江之水只取一瓢飲」的智慧。

(心理諮商專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貴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