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乞士」這個名詞來自佛教,是出家僧侶的別稱,意指出家人「上乞佛法真理,以養慧命;下乞眾生之食,以資色身」之義,所以僧侶實踐托缽乞食的生活。說到乞士,世間上不只僧侶為了生活,為了真理而求乞,甚至也不只是一些乞丐、叫化子,他們向人伸手,才叫求乞。

其實,人生都是在求乞中成長、發展、成?#92;,所以除了叫化子之外,世間上求取的人之多,請聽道來:

一、學子求師:一些讀書人,為求知識,不惜千里迢迢投師學藝,甚至以拜在某某名師座下為榮,隨其學習,耳提面命,一晃三年五載,甚至八年十年。等到自己學有所成,總想把求到的學問傳授社會,有的或設館教書,有的著書立說,有的遊學教化,有的創業實用,希望自己所求得的學問,都能普利天下,為世人所接受。

二、政客求官:過去的讀書人,十載寒窗,大多為的是能夠取得一官半職,光耀門庭。就是現在的?#92;多民意代表,為獲得一張選票,挨家挨戶打躬作揖,求人懇賜一票。甚至口頭求乞還怕不保險,另外還要用物質賄賂,用金錢買票,用人盯人的人海戰術,務必讓人投他一票。畢竟,沒有求得選民的一票,怎麼能出人頭地呢?

三、青年求財:過去的青年學子讀書,雖然志在仕途,不過也有很多人是不求名聞,只希望學習聖賢,學習君子,學習道德。但是到了現在,青年讀書十之八九都是為了將來可以發財榮達。很多人從小就把求學的目標,設定在希望學業成就以後,能求得一份職業,有了職業,希望獨立開個公司,設立一間工廠,然後一本萬利,成為商業大亨,成為非常會賺錢的人。其實錢財的擁有,除了學問、能力以外,還須要資本、機緣等條件,能夠把各種條件與所求之學配合,才能有所成就。

四、宗徒求法:宗教徒,有的初一、十五到寺院燒香,有的周日要上教堂禮拜。現在各宗教提倡信徒教育,滿足宗教徒在宗教裏求知、求法的希望,所以講經傳道,舉辦各種共修、讀書會、禪坐、抄經、念佛等。甚至一經一論還不夠,各種宗派,各種學說,各種形而上的道理,都要滿足信徒對宗教求知的渴望。因此,現在的宗教師,也要求得廣博的宗教教義,才能為人師表。

五、君子求道:社會上,有一種人自命為君子,他對一般所學不能滿足,就想要在道學上有所鑽研。舉凡老子的道德經、莊子的內外篇、孔孟四書,以及佛經八大宗派、經律?袢央A務使自己所求所學,能夠超越世間,成為聖賢君子。

以上所說,都是求助於人,真正佛教的主張,不在佛求,不在法求,當求自心!如果能夠找到心的安住,心的開悟,心的光明,則何必捨近求遠,向外乞求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貴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