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高手低 又何妨
◎陳志龍
在名家輩出的唐宋時期,有一個名家較為特殊,那就是柳開。柳開原名肩愈,字紹先(一作紹元),自稱東郊野夫,宋開寶年間進士。他以韓愈、柳宗元的繼承者自居。後改名開,字仲塗,意為「將開古聖賢之道於時也」。

柳開主張文字要宣傳孔孟之道,提倡古文,反對浮靡文風。他在〈應責〉中指出,所謂古文,意在能夠表述古理、高意,做到通俗平易,「非在辭澀驗苦,使人難誦之」。

他的理論在當時具有積極意義,不過他本人的文章枯澀無味,做事本末倒置,缺乏感動人的力量。因而歷來沒有受到過好評,他的文章水平與他的文學主張相對照,很容易讓人想到八個字「眼高手低、志大才疏」。

「口氣比才氣大」,柳開的一些逸事屢屢印證了這一點。《夢溪筆談》中有一則筆記:柳開少好任氣,大言淩物,應舉時以文章投主司於簾前,凡千軸,載以獨輪車,引試日,衣襴,自擁車以入,欲以此駭為取名。時張景能文,有名,唯袖一書,簾前獻之,主司大稱賞,擢景優等。時人諷之語曰:「柳開千軸,不如張景一書」。

按照國人的習慣思維,水平低就沒有發言權,就不配有自信心,柳開因此備受時人和後人恥笑。然而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凡是研究宋代文學,首先就會談及柳開。他雖然沒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文學追求,可是後來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等大牌文豪卻都或多或少受到他的理論影響,因此文學史上賦予了他宋代古文運動先驅的地位。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有的人善於思考、有的人善於具體操作。有人敢於充滿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因手短而不敢放眼天下,不因才疏而放棄追求自甘平庸。

柳開在崇尚中庸的中國,確實有開創局面者難得的性格。他的事例對於當今的父母、老師尤其具有教育意義。假如孩子成績平平,卻常常表達出遠大的抱負,我們不應該譏笑打擊他們,扣以「眼高手低」的帽子。

眼高手低又如何?起碼比沒有想法,眼、手都低好。自己做不成的事情,也許你可以用你的想法去指引別人完成,當一個思想家同樣可以是成功者。

眼高手低又何妨,思考是不需要資格證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貴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