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所謂無私,並不是指一點私心都沒有,而是指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講究公共道德,把公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以公眾利益為重。因為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處在一個獨一無二的點上,每一個人又都有一個完整的世界。關心自己,發展自己,實現自我是每個人的追求,這沒有什麼不合理的,沒有什麼值得非議的。其實也正是因為人們有正常的關心自己、發展自己、實現自我的「私心」,社會才充滿勃勃生機。

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裡,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與別人相聯繫。一個無私的人,他不會過分計較個人私利。他寬闊的胸襟和灑脫的態度一定會感染別人,讓別人刮目相看。當他以無私的態度對待別人時,別人也會將心比心,投桃報李,回報於他。所以,無私的人會很容易在社交上、事業上贏得他人的理解、支持與幫助,從而更容易走向成功之路。

相反,一個自私的人自以為自己很高明,處處只顧一己之利,不為別人考慮,那樣他就會「失道寡助」,沒人願意與他共事,因而他永遠不會取得真正的成功。

已故成功學家拿破崙‧希爾曾向一家公司董事長推薦一位具有相當水準的朋友。這個朋友是個賺錢的高手,能力非常強。假若這位董事長能重用他,對公司一定有很大幫助。他的這位朋友果然備受董事長的信任。他所設計的商品,推出後沒多久,就受到大眾的歡迎,賺了一大筆錢。

可是,賺了錢的董事長卻沒有將紅利分給這位朋友,他得到的仍是固定的月薪而已。這位朋友很快就被另一家同行公司「挖」走,這位朋友對那位董事長也疏遠了。由此,失去了這位朋友,那位董事長也失去了很多賺錢的機會。

上面提到的那位董事長是位很典型的具有獨占利益觀念的人。也許他也想到這樣做不好,可是原始的戀財之心使他原諒了自己。這位董事長既有能力又有經驗,只是他的獨占之心限制了他的事業發展。

所以,人有時候不能過多地考慮個人的實際利益,而需要更多地考慮公眾利益。這看起來似乎有些傻,但這正是真正智者的哲學,是真正高明的成功之道。

也許你在還沒有賺錢之時,有這樣的想法:「等賺了錢,我一定要好好回報他們。」「要是有錢,我一定把其中幾分之幾拿出來,分配給大家。」可是一旦錢賺到手,想法則完全變了,稍有良心的,只拿出少之又少的一部分來「犒賞」大家。這樣的你,太貪心,最終結局一定是眾叛親離。

你可以仔細研究一下那些擁有億萬資產的人,就會發現他們都有無私的精神。他們認為賺錢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做個無私奉獻的正人君子,為社會效勞。韓國著名企業家金宇中曾說:「我把迄今所賺的錢全部交給社會,今後賺的錢也決不放進自己的腰包。」松下電器帝國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也曾在日本戰敗時發表聲明說:「松下電器應採取的路線,必須是復興日本、重建日本之路。我們要集中全力在生活必需品的生產上,這就是我們當前的使命。」他還特別強調:「所謂實業人的使命,就是要克服貧窮,不能只為一個企業、一個人,而要使社會全體脫離貧窮,達到富有。」他的聲明在字裡行間都飽含著一個企業家對國家、對社會公眾的精誠效忠精神,這種無私的美德感動了日本國民,松下也受到了人們廣泛的支持與愛戴,這也是松下在事業上孜孜以求並不斷走向成功的依托和根基。

培根說:「一個最可惡的人,是一切行動都以自我為中心,就像古人將地球視為中心,想讓其他星體在其周圍繞行一樣。」你要想在現實的生活中站穩腳跟,賺取財富,就必須拋棄「最可惡」的自私自利意識,培養自己完美的品格。

比如你覺得自己的內心私欲正愈加膨脹時,就應該趕快抑制這種欲望,探討一下有沒有一種希望「獨霸一切」的心理在作祟。

必須記住:無論你的私欲是否應該,它的結果只會阻止你的前進,而不會帶給你絲毫的好處。一個人只要心中出現一點貪婪或私心雜念,本來的剛直性格就會變得懦弱,聰明就會變得昏庸,慈悲就會變成殘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貴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