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會上一般人信仰宗教,都希望求得感應。感應不是只有宗教信仰才有的特殊經驗,在平常生活裡,事物也是「有感則應」,例如穿衣能暖,吃飯能飽,這不就是感應嗎?

感應也要因緣具足,不是任何事物都有感應。同樣是風,春風、秋風,吹拂在身上的感覺就有不同;同樣是水,茶水、飲料,喝在口裡的味道就有差異。所謂感應,就像酸甜苦辣,各有感受。

感應是雙方的,是對等的,你吃辣椒,美味可口,我對辣椒,絲毫不能沾;你喜好甜食,我忌甜味。由於各人主觀、客觀,各有感受不同,感應也就有所謂「同中有異」。

感應的道理,從以下事例可見出:

一、空谷回音:偶爾遠足,旅行到山谷裡,對著山谷高喊一聲「你好」,它也即刻回應你一聲「你好」。同樣,你對山谷大叫「討厭」,它也會回應你「討厭」。你喊「你好」,你喊「討厭」,它不假分別,都會給你同樣意義的回應,這不就是感應嗎?

二、月現江中:有名的詩偈「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說明月亮在天空,大地上只要有水的地方,不管江湖河海,都能映現月亮,並不是真有那麼多月亮,實際上月亮只有一個,只因有水的地方,就能映現月亮。但是有時候儘管天上有月亮,然而江湖河海卻沒有顯現月亮,這是因為水混濁不清,因此無法映現。也就是說,雖有月亮,如果沒有足以相映的淨水,就不能感應了。經典說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感應需要平等的因緣具足,如此才能「有感則應」。

三、敲鐘擊鼓:感應最明顯的例子,從敲鐘擊鼓上可以看出。你是鼓,敲擊一下,就會「咚」一聲;你是鐘,撞擊一下,就會「噹」一聲。擊鼓不會是「噹」的聲音,敲鐘不會是「咚」的聲音,所以寺院裡的晨鐘暮鼓,聲聲擊在遊子的心上,遊子和別人的感受就不一樣;鐘鼓聲聲,擊在修道人的心上,修道人的感受也不同於常人。因此,寺院的撞鐘擊鼓,也是為了讓修道人啟發道念,發出清淨的情懷。聽晨鐘暮鼓,不亞於喜好音樂的人欣賞上好音樂會的感應。

四、禮賢下士:感應也不只是聲音上的「有感則應」。你給人一個微笑,對方立刻對你生起好感,回你一個點頭;你平時待人謙卑有禮,別人必然也會以禮相待。由此類推,我們要人家尊敬,必得先「禮賢下士」尊敬別人。甚至本此感應的原理,對方是賢能之人,我對他禮敬,他又怎會對我相應不理呢?所以劉備「三顧茅廬」親訪諸葛亮,諸葛亮不得不感動出仕;齊桓公重用管仲,也因齊桓公有「親為解縛,請其上坐」的禮敬,才有管仲協助「九合諸侯」,成就了「一匡天下」的齊桓公。

五、心隨境轉:一般人,心常被境所轉,修道有成的人,心也能轉境,這就要看心的力量比較大,還是境的力量比較強了。一般講,「色不迷人人自迷」,美色能引誘人,但人的心力如果強而有力,就不會被美色所迷。所以,心和境,境和心,彼此的感應關係,就看誰強誰弱?當然,心念強,自能轉一切境,這是無庸置疑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貴妃 的頭像
    貴妃

    metis的分享空間

    貴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