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在佛教裡,佛經的卷首都由「如是我聞」開始,這是說明,佛陀說法必須具備六個條件,稱為「六成就」,亦即:「如是」—信成就,「我聞」—聞成就,「一時」—時成就,「佛」—主成就,「在舍衛國」—處成就,「與大比丘眾」—眾成就。因為有此「六成就」,所以講經的法會圓滿後,大眾都會「信受奉行,作禮而去」,這是佛經一個非常科學的記事。
現在我們要想學習佛法,也要從「六成就」開始,略述如下:
一、信成就:我們對自己的信仰,每日有向佛像頂禮嗎?有上香供水嗎?有禮拜讚嘆嗎?如果都能鍥而不捨地做到,成為每日的定課,則你對宗教的信仰情操,必能日有所增。
二、聞成就:你每天有聽聞佛法嗎?有聽大德開示嗎?你有諦聽、善聽嗎?聽聞以後有思惟嗎?現在坊間的有聲書、有聲佛經,到處流通,你能參與佛學講座的聽聞固然很好,否則在家聽錄音帶,或是收看電視的弘法節目,也是一種薰習,因為從聞思修,才能進入三摩地。
三、時成就:每天規定自己,要有半小時或一小時的時間,閱讀經典、禮佛修身、唱歌讚嘆,或是參加集會。你要有這樣的「一時」,不能說「我沒有時間」、「那個時候我不方便」。「一時」對自己的修行非常重要,人生每天一時要吃飯,一時要睡覺,一時要工作,很多的「一時」花在生活上,怎麼可以對精神慧命的洗練,反而沒有「一時」呢?
四、主成就:你在修持中,心中要有對象,要有「主」。「說法主」不一定是佛陀,大善知識開壇說法,他就是說法主;電視機前講道弘法的人,就是說法主;你自己閱讀高僧大德、善知識的言論開示,那都是說法主。除了佛門的人士以外,社會上的一些學者專家,專題講說各種學問、道理,你能用心學習,你懂得一切法都是佛法,每天都能聽聞法要,便能和說法主交流,如此時日一久,怎麼不會心開意解呢?
五、處成就:家庭就是道場,如果乘交通工具上下班,你習慣於以舟車為道場嗎?辦公室的玻璃墊下放一張佛像,辦公桌就是我的道場;我雖然不能天天前往共修的地方,偶爾一到,那也是我的道場;我坐在沙發椅上聽佛學講座,客廳的沙發就是我的道場;我睡前靜坐五分鐘,臥房裡的床鋪就是我的道場;我參與集會討論佛法,會議場就是我修持的道場。能做到無處不道場,那就是修行的成就。
六、眾成就:你的家人眷屬能做你的同修嗎?你所交往的朋友能和你共修嗎?在家庭中有眷屬護持你的信仰,外出有朋友相助,甚至跑道場參與法會,都有師門道友協助,這不就是眾成就嗎?但是「眾成就」也需要你廣結眾緣,所謂「佛法在眾生身上求」,你能和眾、助眾、悅眾,大眾就是你修行的助緣。
我們每天的生活,離開不了見聞覺知,離開不了人我大眾,假使這一切都能做為成就我的修行、成就我的道行、成就我的信仰,則如六祖大師說:「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在我們生活的行住坐臥之間,那裡不能修行呢?
在佛教裡,佛經的卷首都由「如是我聞」開始,這是說明,佛陀說法必須具備六個條件,稱為「六成就」,亦即:「如是」—信成就,「我聞」—聞成就,「一時」—時成就,「佛」—主成就,「在舍衛國」—處成就,「與大比丘眾」—眾成就。因為有此「六成就」,所以講經的法會圓滿後,大眾都會「信受奉行,作禮而去」,這是佛經一個非常科學的記事。
現在我們要想學習佛法,也要從「六成就」開始,略述如下:
一、信成就:我們對自己的信仰,每日有向佛像頂禮嗎?有上香供水嗎?有禮拜讚嘆嗎?如果都能鍥而不捨地做到,成為每日的定課,則你對宗教的信仰情操,必能日有所增。
二、聞成就:你每天有聽聞佛法嗎?有聽大德開示嗎?你有諦聽、善聽嗎?聽聞以後有思惟嗎?現在坊間的有聲書、有聲佛經,到處流通,你能參與佛學講座的聽聞固然很好,否則在家聽錄音帶,或是收看電視的弘法節目,也是一種薰習,因為從聞思修,才能進入三摩地。
三、時成就:每天規定自己,要有半小時或一小時的時間,閱讀經典、禮佛修身、唱歌讚嘆,或是參加集會。你要有這樣的「一時」,不能說「我沒有時間」、「那個時候我不方便」。「一時」對自己的修行非常重要,人生每天一時要吃飯,一時要睡覺,一時要工作,很多的「一時」花在生活上,怎麼可以對精神慧命的洗練,反而沒有「一時」呢?
四、主成就:你在修持中,心中要有對象,要有「主」。「說法主」不一定是佛陀,大善知識開壇說法,他就是說法主;電視機前講道弘法的人,就是說法主;你自己閱讀高僧大德、善知識的言論開示,那都是說法主。除了佛門的人士以外,社會上的一些學者專家,專題講說各種學問、道理,你能用心學習,你懂得一切法都是佛法,每天都能聽聞法要,便能和說法主交流,如此時日一久,怎麼不會心開意解呢?
五、處成就:家庭就是道場,如果乘交通工具上下班,你習慣於以舟車為道場嗎?辦公室的玻璃墊下放一張佛像,辦公桌就是我的道場;我雖然不能天天前往共修的地方,偶爾一到,那也是我的道場;我坐在沙發椅上聽佛學講座,客廳的沙發就是我的道場;我睡前靜坐五分鐘,臥房裡的床鋪就是我的道場;我參與集會討論佛法,會議場就是我修持的道場。能做到無處不道場,那就是修行的成就。
六、眾成就:你的家人眷屬能做你的同修嗎?你所交往的朋友能和你共修嗎?在家庭中有眷屬護持你的信仰,外出有朋友相助,甚至跑道場參與法會,都有師門道友協助,這不就是眾成就嗎?但是「眾成就」也需要你廣結眾緣,所謂「佛法在眾生身上求」,你能和眾、助眾、悅眾,大眾就是你修行的助緣。
我們每天的生活,離開不了見聞覺知,離開不了人我大眾,假使這一切都能做為成就我的修行、成就我的道行、成就我的信仰,則如六祖大師說:「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在我們生活的行住坐臥之間,那裡不能修行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