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萬善和融之道

我們有幸生於人間,應把握珍貴生命,發揮做人的價值。做人首重「人道」,就是謹
守做人的道德。五戒五常,律己防非,五倫有序,萬善和融,如此人生就能和氣融
融。

所謂「五常」是五種人倫常理———仁、義、禮、智、信,對應佛教的五種根本戒律。仁
就是「不殺生」;義就是「不偷盜」;禮就是「不邪淫」;智就是「不飲酒」;信就
是「不妄語」;這都是人生正道,人人應謹守才不會偏離方向。

五種根本戒律,第一、「不殺生」。世間最寶貴的莫過於生命,殺人或自殺,都是犯
了殺戒。佛陀教導我們應疼惜所有的生命,因為深信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人類既然自
詡為萬物之靈,更應保護萬物。

其次是「不偷盜」。對他人的財物萌生貪念,一旦付諸行動,小則偷竊大則強盜;若
或盜取不成進而傷人害命,都是戒律所嚴禁。還有要「不邪淫」。夫妻互敬和諧是家
庭幸福之本,倘若任何一方不守夫妻之道而脫軌,都會擾亂家庭與社會。

「不飲酒」,讓我們時常保持神清智明,智慧得以萌發;飲酒會亂性,世間有多少罪
惡,皆因亂性導致喪失理智,鑄下種種錯。最後是「不妄語」,做人要有誠信,才會
?鴘眯w尊重與信賴;人假如沒有信,如何立身處世?誠如孔子所言:「人而無
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傳統的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人倫規
矩。如今無君臣關係,可轉換為勞資有義,老闆對待員工應賦予信任,勞方須盡忠
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男女合組家庭必須負起家庭責任,教養下一代,不能逾越
人倫之道。長幼有序,各年齡層都要守好各自的本分。朋友有信,對朋友要有信用。

人倫之禮不可廢,這是做人的本分。近來社會上發生數起逆倫血案,可謂人倫道德淪
喪,真是令人痛心,這是家庭悲劇,也反映了社會的亂序。

不過也有溫馨的一面,一位60餘歲的婦人,一生未婚,無怨無悔地照顧弟妹,因母親
早逝,身為長女的她,一肩挑起家務,從小做到現在,都已經駝了背,仍堅持照護手
足。

由於大弟弟十多年前中風,為了讓其他弟妹安心成家立業,她獨力照顧這個弟弟。這
個家庭,僅藉著向人租田耕作維生,當地里長曾想協助申請低收入戶補助,她認為政
府已經補助重病的弟弟,生活還過得去,因此婉拒里長。姊弟倆知足、平安地度
日?A相依為命,更見手足情深。

五戒、五倫與五常皆是社會有序、家庭幸福的基本規範。期待人人都能遵五常、守戒
律,實踐人倫道德,人生就會平安、幸福,社會才能祥和安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貴妃 的頭像
    貴妃

    metis的分享空間

    貴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