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之為天,在於有地;地之為地,在於有天。數學上說,一是一,二是二。然而天非一,地非二;天地也非一,也非二。而是亦一,亦二。故釋尊說;「法不一,不二。」

人與萬物,皆為天地所生,故萬物身體,皆有天地。天虛,地實;故靈魂為虛,肉體為實。天為陽,在前,地為陰,在後。天氣變於前,地上萬物才隨之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也。故人與動物之生,皆頭先出,腳後出。彼此打招呼,都是頭對頭。

因頭頂天,在上,在前;腳立地,在下,在後。地若走在天的前面,便是迷失了;地走在天的後面,才能有得。同理,人做事應精神指揮身體,思考成熟了,再去實踐。精神集中曰心志,體力集中要用氣,故孟子養氣,稱「以志率氣」。

天在上,地在下,易經說;「天尊地卑」。故人文上,尊卑言上下關係,父母位尊如天;兒女位卑如地,故「卑」字多指土地,或低下的意思。如立在「地」上,刻了字的「石」板,叫石「碑」;地位「低下」,供人使喚的「女」孩,叫「婢」女。

天施雨露,地生萬物。子女為父母所生,父母在前,子女在後。此為天之倫常,故父母與子女,兄長與弟妹的關係,曰天倫。君為尊,如天在上,臣為卑,如地在下,是為人倫。車有「輪」方能循環前行,故天倫、人倫亦能循環往復。如子女長大後,亦可為人父母;君如不君,如紂王殘暴,也會被武王推翻再立新朝。

易經每卦六爻,上二爻為天爻,下二爻為地爻,中二爻為人爻。歷史上的分合、治亂、進退、戰爭等大事,莫不有天、地、人的三種因素。故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生萬物,人只是天生萬物之一,故君王雖在人世位尊如天,對「天」亦需知道謙讓,因稱「天子」而不可稱「天」。

臣與民對天而言,皆在下為地。然大臣又居萬民之上,故臣位居地爻之上。君王用君子為賢臣,如天地交感,萬民得生機。如用小人為佞臣,天地不交,萬民不聊生。故泰卦彖辭說: 「君子道長」,否卦彖辭說:「小人道長」。

天無形,不可分割,故天子位虛而尊,不實際管理事務,如天管施,地管生。故古稱天子「無為而治」為賢,一姓到底,皆稱天子。地有形,而可分割。故大臣實理政務,分六部,九卿,各有所司。

天子如天,所轄無邊稱「天下」,所謂四海之內,莫非王土。天子裂土而封,賜諸侯,稱「國」;諸侯又裂土而封,賜卿大夫,稱「家」,故合為「天下國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貴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