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聖諦的 生活技能
(影子/輯錄)
常聽到有人感慨「計畫來不及變化」,故挫敗是不可避免的。真的是如此嗎?還是另一個自卑自憐的台階?其實,社會變遷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只是因為科技帶來天涯若比鄰的便利,也帶動全球化不可免的競爭趨勢,讓過去看似無關緊要的事件,卻悄悄地吞噬原本習以為常的慣性思考與言行。有些人採行消極的抗拒而自我封閉,卻換來更大的孤寂感;有些人進行積極的抗爭,但總是不如自己預期的成果。

因此,就算曾試圖改變什麼,但卻效果不彰而從此放棄。可曾思考過只是技術不好的問題?就算是真的自我放棄,也並未因此而優遊自在,反而一遇到事情時,更多的躁擾不安便湧上了心頭,除了感慨「世間無常」之外,自己仍然永遠學不會「三思而後行」。一個從未養成事先思考可能後果的人,又能如何期望做一位負責任的人呢?又該如何脫離重蹈覆轍的苦痛呢?

放任感覺只有雪上霜

痛苦是不是真實的?不可否認,絕對是真實的感受。快樂是不是有可能?無庸置疑,人生在世總是有快樂的時候,不然所有的人都會想不開。然而,在面臨難以突破或解決的困境時,若失去對未來美好的期望,自然易走上絕路;但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每每踫上倒楣事,不會是無中生有,只是不自覺罷了;想要與幸運相遇且懂得把握,則平日就該不斷地創造善因好緣。

佛典中談到一名熱渴難耐的旅人,途中巧遇湧出的山泉,就大喝特喝起來。雖然已喝飽了,山泉仍不斷地湧出,旅人就開始責怪:「山泉為什麼不停止湧出呢?」旁人見了只笑說:「不喝就可以啦!」天底下看似沒有這樣愚笨的人,但不妨試著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在某一些慣性思惟與言行上,是否也已明知不可以這樣做,但不去尋求解決的方法,卻騙自己說:「身不由己!」而放任自己,最後就是自暴自棄,失去可以自我解決與提昇的機會。

堅持理想可以開智慧

每個人都想把事情做好,也時時想讓自己有所成長,但由於不熟練管理自己的時間、空間,不懂得調控自己的體力,也不知如何善用自己的特長或激發潛能,總是給人不知輕重緩急,忙得焦頭爛額,卻不見成效,不免令人灰心喪志。但一個懂得堅持實現自我理想的人,會深明不是目標有錯,而能檢討是否沒弄清楚處境,運用的策略或方法是否有問題。因此,能靜下心來再重新出發,學習漸漸能應付可能的突發狀況,甚至在計劃時,就已把可能的狀況與因應方式都策劃好了,也就是已能更準確的設想到可能的後果,此即是當代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視問題解決的教學與訓練,生活智慧自能在歷練中長養出來。

總之,追求真正的快樂生活,是每個人的期望,也抱著這樣的希望,才有力爭上游的動能,苦樂參半的人世間,正是提醒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離苦得樂」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貴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